文苑擷英
在歲月轉角處與盛夏告別
發布時間:2025-08-21     作者:王樹昌     文章來源:協創達新材料公司     瀏覽量:62   分享到:

image1.jpeg

當陽光穿過梧桐葉的縫隙在地上投出斑駁的光影,農諺中"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古老智慧便悄然應驗。2025年的立秋落在8月7日,但暑熱未消的"秋老虎"仍在發威,這種"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氣候特征,恰恰構成了中國二十四節氣特有的辯證哲學——節氣是物候的刻度,更是生活的詩學。

當代年輕人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重構節氣儀式,這種看似戲謔的流行文化背后,暗合了《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宋代立秋"飲秋水"古俗。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立秋已不僅是歷法符號:氣象學家關注副熱帶高壓的進退,中醫師推薦銀耳雪梨羹潤燥,而都市人則在早晚微涼的晚風中,重新發現"天階夜色涼如水"的古典詩意。

從《月令七十二候》中"涼風至,白露降"的物候記錄,到現代天氣App里的節氣提醒,立秋始終是中國人理解自然律動的文化密鑰。當我們在空調房里啜飲冰飲時,或許該學學古人"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的敏銳——畢竟,所有關于時光的感悟,都始于對一片梧桐葉飄落軌跡的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