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員工
規范“三廢”處置 共建美麗家園
發布時間:2024-04-07     作者:李植     文章來源:華州分公司     瀏覽量:1579   分享到:

image1.jpeg

自從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發明了以煤炭為原料的內燃機,雖然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但環境污染副作用也隨之而來,倫敦有了“霧都”的稱號,后來政府逐步進行有效治理才得到解決。時至今日,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享受著科技成果帶來的舒適與便捷,然而氣候變暖、空氣質量變差、水質污染等一系列環保問題逐漸凸顯,人們愈發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保護環境、綠色發展成了大家的共識。

在工業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俗稱“三廢”?!叭龔U”如果處置不得當,會給人類生活及生存環境帶來巨大的危害。比如當時聞名于世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30年底,比利時尚處冰雪隆冬,列日市西部的馬斯河谷工業區,特殊的地形和聚集坐落的工廠使得濃郁的霧氣久踞不散,第三天開始,伴隨著二氧化硫及其他幾種有毒氣體和粉塵的相互作用,工業區內出現幾千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他們出現了胸痛、咳嗽、惡心、嘔吐、流淚、呼吸困難等癥狀,一星期內竟有60多人不幸離世,是同年正常死亡人數的十幾倍之多,無數家畜也未能幸免,紛紛倒在這片霧霾之中。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是一個很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這一事件曾轟動一時,成為20世紀初最早記載的空氣污染慘案。

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的發生提醒我們要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發展和污染治理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走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做好環境治理與保護,發展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以我所在的單位為例,在建設之初公司就嚴格遵守“環保設施三同時”制度要求,在廠房主體設施建設同期環保設施也在安裝,一并投產使用。裝置生產產生的尾氣經除塵器處理檢測達標后方可排放;實驗生產產生的廢水嚴禁私自排放,統一收集后送往公司污水處理車間,經嚴格處理合格后方可外排,在線監測裝置實時監控;產生的危廢裝置嚴禁傾倒、拋灑、滲漏,暫存至一定數量后,分門別類轉移至公司危廢庫房,統一交由有資質的公司處理。日常的環保培訓中,單位也會反復強調環保問題的重要性和正確處置程序,操作人員按照制度程序,規范處置“三廢”。

只有清楚的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才能與自然和諧共存;只有人人行動起來,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人類才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