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生活
我的青春故事
發布時間:2020-05-13     作者:秦哲     文章來源:華州分公司     瀏覽量:1686   分享到:

90年初我出生在渭北平原上的一個小鎮,一個與馬爾克斯筆中的小鎮馬孔多有諸多相似之處的地方,一個從默默無聞到60年的熠熠生輝再到如今被人忘記卻永遠停留在我青春的地方。

在我的小學時代,印象最深的記憶是一次夜空中的煙火和一臺小學體育老師宿舍里的電視機。絢麗的煙火綻放在97年的某一天晚上,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能看到煙火是件非常令人激動的事情,后來家人告訴我那天的煙火是為了慶祝一個叫香港的地方回歸祖國;而在小學體育老師宿舍看那臺電視機是我在2002年的夏天最激動的事情,因為這一年,國足首次闖進世界杯決賽圈,滿屋子的同齡人擠在體育老師宿舍觀看中國隊踢波多黎各的比賽。那個夏天的炎熱,同齡人一起看球的氣氛始終停留在我的記憶中。兒時的我還不知道什么是愛國,但總有些印記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揮之不去。

時間到了我中學時代,那時的我們接收信息的途徑基本上除了課本就是電視新聞,有些新聞我至今仍記憶猶新: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我們駐南斯拉夫領事館遇襲,三名記者遇難;200141日我國戰機與美國戰機在南海相撞,飛行員名叫王偉,戰機被撞毀掉入南海,飛行員跳機后失蹤。那個時候我還懵懂無知,想不通為何我們不反擊回去,那個時候老師口中說著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處于世界第二梯隊,我們軍事實力還較弱,我們需要韜光養晦,休養生息。時間來到2008年,這一年是我國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這一年的5月全國人民關注的只有一個地方——汶川,這一年的8月我們迎來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奧運。這一年我們失去了很多,得到了很多。這一年我們流下了無盡的淚水、這一年我們也綻放出無比自豪的笑容。

大學畢業后我們談論的是新時代的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網購、共享;我們再說中國制造的時候說的不再是山寨產品,而是made in China;我們在選購手機的時候不再是只有蘋果,還有華為、小米、OPPO……;我們再說游玩目的地時,不再僅限于國內游,還更多的出國游玩,中國護照現在也可以帶去你這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

在我30年的人生中,我有幸見證了自改革開放以來,從人人小康的口號中走到2020落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時代,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在我們可以預期的未來我們必將迎來又一個“盛世長安”。中華民族的愛國、追求進步、科學、民主的精神在101年前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新時代的我們自然而然的傳承著這些精神,我們也會將這些精神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愿這些精神永遠烙印在我們中華民族的骨血中!